最新消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消息 > 正文

我院舉辦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俄民法典編纂比較研究”開題論證會

日期:2018-12-20 16:59      點擊數:     來源:

12月19日上午,根據《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管理辦法》及其實施要求,經過彙報材料準備、拟定與會專家名單、開題申報等多方面籌備,我院王志華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俄民法典編纂比較研究(編号:18ZDA01)”開題論證會在學院路校區成功舉辦。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肖士兵處長、華東政法大學何勤華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高鴻鈞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李秀清教授、廈門大學法學院徐國棟教授、我校科研處處長栗峥教授、我院院長解志勇教授、我院柳經緯教授等評議專家以及課題組成員鄢一美教授、劉天來助理研究員等30多人出席了開題論證會。

會議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科研處處長栗峥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紹了本次開題論證會的與會領導、專家與課題組成員,并對大家的到會表示感謝。

(肖士兵處長講話)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規劃處肖士兵處長在講話中首先對王志華教授取得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立項表示祝賀,并肯定課題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其次,由于課題的理論性極強,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希望在研究過程中能夠堅持問題意識;再次,希望課題組能夠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展開課題研究;最後表示,北京市規劃處将積極與校科研處加強聯系,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做好後期保障。

  

(解志勇院長講話)

解志勇院長在會上講話中首先歡迎市規劃辦的領導和各位專家學者莅臨王志華教授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開題論證會,對王志華教授在學術上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肯定“中俄民法典編纂比較研究”課題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的曆史意義與現實意義,也希望課題成果為我國民法法典化的推進做出貢獻。

(何勤華教授主持專家評審)

第二階段由華東政法大學何勤華教授主持。會議按照“彙報—評議”的流程進行。首先由課題負責人王志華教授做課題開題彙報。然後,與會專家對其進行評議,并提出改進課題研究的意見和建議。

 (王志華教授做課題開題彙報)

課題負責人王志華教授在開題彙報中主要介紹了選題的意義、研究的範圍、目前國内外對相關論題的研究現狀、目前材料收集情況、本課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并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而後,課題組成員鄢一美教授進行補充,提出俄羅斯的立法已具有一定的基礎,在課題的落腳點方面可對比較有所側重。

針對王志華教授的彙報,各位專家圍繞如何更好推進該重大課題研究展開評議,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該選題的時效性與學術性兼具,既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我國民法典編纂前對兩國法律進行比較研究可為立法提供借鑒,同時也具有深厚的曆史性、文化性與理論性。

第二,該項目是重大課題中唯一一項民法典編纂比較的課題,具有重大意義,其研究的學術成果,可以以成果要報形式進行報送,以期為我國正在進行的民法典編纂工作提出建設性建議。

第三,可以在成果中設專章對中國與俄羅斯法律文化的比較研究,吸收法理學者對法律文化比較、大陸法律變化比較的研究。

第四,在研究過程中注重曆史與當代的平衡,思考求同、求異的定位,以及厘清求經驗抑或是求教訓的思路。

第五,對蘇聯民法對中國民法的立法影響進行清理。

第六,将“俄”的概念擴大,不僅比較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也應将烏克蘭等國納入研究範圍。

第七,通過微信公衆号等各種平台進行階段性成果推送,為民法典編纂提供借鑒,推動立法進程。

專家們一緻認為該選題具有現實意義與時代價值,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具。希望可以通過課題的研究,促進中國的民法典編纂,為其提供俄羅斯方面的借鑒。

(與會人員合影)

最後,王志華教授表示,課題組會深入研究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如期推進研究進度,争取出一批高水平的階段性成果,順利完成結題專著的寫作任務。并對莅臨開題論證會的各位專家和課題組成員及與會人員再次表示感謝。

 

(供稿:王宏 攝影:胡育)

 

關閉

Baidu
sogou